吕文澎(西北师范大学副教授、“译典”组稿编辑)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,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,传承弘扬革命文化,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,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。”(引自习近平2022年5月27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) “译典”意为“翻译经典”,是中国诗歌网与国际学术期刊Translating China合作开展的诗歌翻译栏目,是我国学者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方面所进行的大胆尝试,主要翻译推介我国古代经典诗词作品及现当代优秀诗词作品,助推现当代诗词作品的国际传播及其经典化。主编为赵彦春教授和莫真宝先生,前者为我国当代翻译名家,坚持“以诗译诗”,享有“神翻译”之誉;后者兼任策划,中华诗词研究院诗词研究部副主任,文学博士。
译典工作团队主要由志愿者组成,前期策划与排版由中国诗歌网承担,从2022年10月3日第746期开始,改由《小楼听雨》诗词平台推送,其中当代人作品制作成视频后再推送。前期其他成员及后续所有成员均为志愿者。名单如下:
译典(第1-745期)
2019年10月10日至2022年10月2日
平台:中国诗歌网
|
译典(第746期至今)
2022年10月3日至今
平台:《小楼听雨》诗刊
|
栏目策划:金石开
栏目主编:赵彦春、莫真宝
组稿编辑:黄金珠、吕文澎
中英朗诵:朱盛杰
英文书法:凌光艺
排 版:曼曼、姜巫
|
主 编:赵彦春
策 划:莫真宝、章雪芳
组稿编辑:吕文澎
中英朗诵:朱盛杰、杨瑾
英文书法:凌光艺
视频制作:张景华、茅芷珊
排 版:冯晓、蔡永
|
“译典”每周发布5期,一般含古诗词2首,现当代诗词3首;每期主要由汉英双语诗歌、诗人简介、译者简介三部分组成,多模态呈现,配有插图、音频、视频(2023年5月10日起)、英文书法等。第1期为《关雎》(选自《诗经·国风·周南》),于2019年10月10日发布于中国诗歌网,翻译先锋号同步转发。目前已推出887期。“译典”汉英双语作品,目前在华人头条、凤凰新闻、搜狐号、今日头条、都市头条、360图书馆、腾讯客户端等同步推出,在海内外受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,为弘扬中国诗歌文化,尤其为双语诗歌艺术的国际传播产生了积极影响。
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,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瑰宝。中华诗词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,承载着千百年来人们的智慧和思想的结晶,具有独特的历史、文化和艺术价值。“译典”旨在昌明国粹,融汇中西;传播中国文化,传译文化中国。自创办之日至2022年3月,已用双语推送教育部组织编写《语文》教科书小学至高中的全部古诗词,且已编辑完成相应的电子教程;后续计划出版相关双语教材与诗集。“译典”以传译中华经典,讲好中国故事为己任,用双语诗歌立体展示中国艺术形象,为诗歌艺术的翻译与传播搭建交流与研究平台。“译典”通过跨语种传播中华诗词,让世界人民分享中华国粹,同时,引领诗歌翻译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诗歌翻译人才的教育培养。
诗无界,人有情。重温经典,激发热情!“译典”以“译”为媒,向世界展现中华经典诗歌的文辞之美和思想境界,将一个国家创造的美,转化为全世界的美。“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。” “译典”四年,任重道远。让世界人民在共同吟诵这些经典的过程中,体验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,让民族文化智慧成为支撑人格的脊梁,手牵手一路风雨同舟,心连心共铸明日辉煌!

新旧“译典”

西北师大研究生韩上上《欣赏与参与“译典”》(英文)一文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Translating China(《翻译中国》)2021年第1期

“译典”(第846期)首期视频版于2023年5月10日发布于《小楼听雨》诗刊平台